秋高气爽,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。温州的李女士(化名)趁着假期到郊外山林中捡拾板栗,享受收获的乐趣。她自认为准备充分,穿着长袖衣裤和一双厚厚的雨靴,以防林间的蚊虫和意外。
然而,危险总在不经意间降临。当她俯身拨开落叶寻找板栗时,脚踝处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。她低头一看,一条头部呈三角形、身上有灰白色大斑块的蛇正迅速游入草丛中消失不见。李女士心中一惊,认出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“五步蛇”(学名:尖吻蝮)。她赶紧抬起脚检查,震惊地发现毒蛇的毒牙竟然直接刺穿了她厚厚的雨靴,脚踝处留下了两个清晰的齿孔,伤口周围已经开始迅速肿胀、发黑。
惊慌失措的李女士没有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,而是想起了民间流传的一些“土方”。她强忍着疼痛,急忙返回家中,自行采摘并捣碎了一些据说能解毒的草药,厚厚的敷在了伤口上,希望能化解蛇毒。
然而,情况非但没有好转,反而急剧恶化。她的伤口肿胀得越来越厉害,疼痛难忍,甚至开始出现头晕、视线模糊、恶心想吐的症状。家人见势不妙,这才慌忙将她送往医院。
接诊的蛇医专家检查后,倒吸一口凉气。医生指出,李女士的处置方式极其危险。五步蛇的毒素属于血循环毒素,破坏力极强,能导致组织大量坏死、出血不止,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。自行敷用的草药不仅完全无法中和这种剧烈的毒素,更可能因为卫生条件不达标,造成伤口的严重感染,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扩散。“再晚送来一些,后果不堪设想,很可能就因为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而送了命。”医生严肃地说。
经过医院紧急采用抗五步蛇毒血清等一系列专业救治,李女士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,但仍需接受长期治疗,被咬伤的腿部功能恢复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对此,蛇医专家郑重提醒广大市民:夏秋之交是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,在野外活动务必提高警惕。一旦被毒蛇咬伤,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自救黄金法则:
第一,保持镇静,尽量避免奔跑,减缓血液循环速度。
第二,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准确说明被蛇咬伤的情况和地点。
第三,迅速摘下戒指、手镯等肢体上的束缚物,防止后续肿胀导致缺血。
第四,用清水简单冲洗伤口,但切勿用嘴吸吮毒液。
第五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绝对不要模仿影视剧情节用绳子捆扎肢体末端,或者自行用刀切开伤口放血,这些错误方法极易导致组织坏死。更不要自行涂抹或口服任何未经证实的草药、偏方,以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,加重病情。
唯一正确且能救命的方法,就是尽快赶到有抗蛇毒血清的正规医院接受治疗。